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云南永仁
弘扬彝族赛装文化 助力群众脱贫“摘帽”
文章字数:1329
绣娘正在“永仁县彝绣扶贫车间”工作

    采访团同彝族群众交流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 吴凡
  在云南大山深处的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有一个传承千年的节日——“赛装节”。每年的正月十五,姑娘们都会穿上亲手绣制的彝族服饰,在赛装场上赛歌赛装、比美比巧,彝族“千年赛装”和“千年彝绣”成为彝家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也成为永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近年来,永仁县大力弘扬彝族赛装文化,不断挖掘彝族传统服饰所蕴藏的民族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有力带动这项特色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助力彝族贫困地区摘掉贫困帽,奔向新生活。
  7月18日,全国“三农”媒体总编辑采访团来到永仁县,对当地弘扬彝族赛装文化带动脱贫攻坚进行采访。该县县委副书记李明峰介绍,永仁县人口11.14万,彝族人口占54.4%,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比例较高的县,永仁也因此被称为“赛装之源”“彝绣之根”。但特色彝族赛装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大山走出永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了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莲池乡彝族刺绣协会会长李济燕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异地搬迁村,刚开始村民没有其他收入,生活来源仅靠种地,一家人年收入才2000多元钱,搬迁后也才涨到5000元左右,日子相当困难。
  种地不挣钱,那就要寻求新出路。2013年,李济燕牵头,与其他10位村民成立莲池乡彝族刺绣协会,带领当地妇女组成协会团体作战。截至目前,该协会已有300余名会员,未入会的也有1000余人,有效推动当地刺绣文化产业发展,也为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了一份力量。据了解,永仁掌握彝绣技法的群众达万人以上,全县有彝绣协会3个,彝绣公司15家,农民彝绣专业合作社6个,直接带动当地群众3000多人发展,年产彝绣产品28万件,彝绣产值突破3300万元。
  “现在上到80岁老人,下到刚会绣简单饰品的小姑娘,都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收入最高的一年可达2万余元,彝绣已成为广大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2016年,我们家的女性成员还参加了北京时装周,将我们的服饰展示给更多的人,推广到世界各地,真正做到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李济燕说道。
  千年赛装有力助推了永仁彝绣规模化、聚集化、品牌化发展,产业发展从小到大。彝绣产品类型由以前单一的民族服饰向艺术收藏、宾馆饰品、旅游饰品、家居用品等多种类型延伸,已成为广大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永仁县还运用多种形式,依托丰厚的彝族服装资源和传承1350多年的“直苴赛装”,不断推动彝族服装服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持续开展“正月赛装节、四季赛装周、周末赛装会、天天赛装舞”活动,展示彝族服饰之美。2018年,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86万元,上缴税金6万多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现如今,“千年彝绣”“千年赛装”早已从乡村走向了世界,“指尖艺术”成为彝家妇女的致富产业,目前,“永仁彝绣”和彝族“赛装节”也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莲池乡查利么村委会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荣誉,永仁彝绣一条街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销售示范街区”荣誉。同时,千年赛装节有力拉动节庆旅游、景区旅游、乡村田园采摘旅游等旅游文化经济发展,全县旅游文化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18年,全县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单位238户,全年接待游客221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24.31亿元。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