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秦岭深处的扶贫好干部
——陕西省丹凤县纪委驻汪家沟村第一书记朱建华扶贫小记
文章字数:2196
    朱建华走访贫困户

    朱建华调研村上产业发展情况

    朱建华走访村养殖户

    朱建华在农户家中了解情况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永斌 闫瑜涛 周俊鹏 陈小文
  情系群众、促膝谈心、雪中送炭、共谋产业……在陕西省丹凤县峦庄镇汪家沟村,一声声“朱书记”是当地百姓发自内心的赞许。大家口中的“朱书记”,正是陕西省丹凤县纪委正科级纪检监察员、驻汪家沟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朱建华。从2017年9月驻村工作以来,他先后被陕西商洛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被丹凤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最美第一书记”。
  5月7日,以“杨凌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媒体在行动”为主题的农业科技报社媒体助农扶贫商洛新闻采访团一行,从县城驱车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盘山公路,冒雨来到了汪家沟村,寻找当地群众口口传称的“朱书记”。
  “到基层扶贫是对我最好的锻炼”
  汪家沟村位于丹凤县城以北65公里的蟒岭山区,这里山大沟深、气候宜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全村辖10个组486户1710人。
  今年44岁的朱建华,已经在这里驻村扶贫一年零八个月。在此之前,他刚从组织部副科级提拔到县纪委正科级。当记者问他为何要选这么远的地方长期驻村扶贫时,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脱贫攻坚是当前国家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敢于吃苦,敢于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砺自己,回报党对自己的培养和信任。到基层扶贫,是对我最好的锻炼,所以我主动请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朱建华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有责任和义务为脱贫攻坚尽己所能。”
  记者在基层采访中了解到,自驻村以来,朱建华便一门心思地扑在村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坚持“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每天早起入户,调查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情况,协调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所有贫困户的准确信息,晚上经常加班到十一点才睡觉,甚至熬夜通宵。每个周六、周日,基本上都在县直单位联系村上事情,工作忙时,有时候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驻村期间有两个国庆节,也都是妻子和女儿赶过来陪他。他的妻子也曾打趣地说:“你把自己卖给了汪家沟村!”凭着对扶贫工作的热爱和实干,朱建华迅速从一名“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
  “他是扶贫的好干部”
  “在我们村,没有人不认识朱书记。”该村文书何秀莲对记者说,他们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朱书记从来没有退缩过。他非常心细、认真,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干工作。她虽然嫁到汪家沟村有11年了,但对这个村的情况,朱书记比她了解得更透、更全面。
  该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人员阮士奎告诉记者,村里的五保户阮士富去年养了12头猪,当时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他家的猪肉也变得无人问津。朱书记得知后,带着消毒剂上门防疫。不但帮着喂猪,还多次联系收购商,最终将毛猪以每斤高出市场价一元的价格卖出。“他是扶贫的好干部”,对于这件事,阮士富一直心存感激。
  “他不仅是扶贫的好干部,还是大家眼中的好丈夫。”在谈到朱建华的家庭情况时,何秀莲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朱建华的爱人是县上的一名小学教师,去年暑假学习培训期间,在楼梯不慎摔倒,导致左脚踝骨骨折。由于工作繁忙,朱建华只请了6天假在医院陪护妻子。为了照顾妻子,还不影响驻村工作,在妻子出院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朱建华无论是在镇上县上参加会议,还是在村上开展工作,他都将妻子安顿在身边。有一次从县上开车回村,刚好遇上村口修路,车辆无法通过,他就将妻子一直背到宿舍。
  “他经常走访贫困户,也常到我家来,这个人行!他多次开会给群众讲扶贫政策,还经常自学种植技术,再手把手教村民学习。”一提到朱建华,汪家沟村大庙组75岁的阮英安老人赞不绝口。
  “村上的变化大得很”
  “自朱书记到我们村以来,村里的变化大得很!”阮英安对此深有感触。据了解,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朱建华积极协调各方争取资金,先后完成了480余户民居改造,新建蓄水池3座,埋设管道2万多米,建设村组道路近10公里,完成了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和“三变”改革,成立了互助资金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以“天麻、茯苓、猪苓”等中药材种植、“乌鸡、大鲵”等养殖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并申请产业贷款160万元,培育产业大户40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大力实施创业就业扶贫,探索实施“家庭作坊式”创业模式,积极协调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坚持落实退耕还林补助、生态补偿等惠农政策,并通过将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的方式,带动14户贫困户脱贫;将“扶志”与“扶智”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开展精神文化扶贫活动;用足用活用准惠民政策,稳定解决31户困难家庭54人基本生活问题……
  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汪家沟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从0增长到174000元,人均收入从8600元跃升到10360元,贫困户108户340人中只有25户42人未脱贫……这一组数字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全县“最美第一书记”朱建华的内引外联、多方协调和辛勤服务。
  据阮士奎介绍,在朱建华和村“两委会”的带领下,实现了83户298人顺利脱贫,贫困村出列。汪家沟村也先后被商洛市民政局授予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村,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文明村、脱贫攻坚先进村。
  记者手记:采访结束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记者在返回的途中,一直在思索,希望这样为躬耕扶贫事业实实在在干事的干部越多越好。如是这样,我国脱贫攻坚国之大计和底线任务才能如期顺利完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与我们愈加接近。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