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盘小美
新春佳节,走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湫沟村,道路四通八达,民居错落有致,家家门前贴着红对联,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见到刘占文时,他正在羊舍里给羊只添料。“这两年市场行情好,养羊收入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刘占文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对他家来说,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他家喜事连连的一年:饲养的山羊规模扩大,羊价上涨,让他家实现了增收;果园里的苹果树长势良好;儿子把媳妇娶进了门,家里买了小汽车,摘掉了“贫困帽”……“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还得过苦日子。”刘占文说。
刘占文一家曾是湫沟村有名的贫困户。过去,他农忙在家种地,农闲和儿子外出打零工,妻子患病做手术后,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里操持家务,喂养两三只羊贴补家用。“早些年从山里搬到塬上,盖房子花了不少钱,加上媳妇看病,欠下不少外债,日子过得很困难。以前也想着靠养羊挣钱,但没有资金,只能作罢。”提起以前的生活,刘占文连连叹息。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刘占文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2015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占文申请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盖了3间羊舍,购买20多只山羊,搞起了养殖。“靠自繁自养,规模逐年扩大,这几年每年存栏量在40至50头,去年卖了20多只,光养殖这一项就收入了一万两千多元。儿子在外务工,也能挣1万多元,家里还被评为二类低保户,一年下来有9900元的低保补助,还有各项惠农补贴等。”刘占文掰着手指算起了增收账。
依靠扶贫政策,刘占文不仅搞起了养殖业,还栽种了3亩苹果树。“政府免费提供苗木,还安排我参加种植养殖培训班,专家到地里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管理果树,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以后务果园都能用上。”刘占文说,明年果园就开始挂果了,过几年进入盛产期后,又能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如今,刘占文家的羊存栏量有47只,再过几天,有几只母羊就能生产,到时候还能添10多只羊羔。“产业稳定了,增收有了门路,儿子也结婚了,这辈子的大事算是解决了。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也要努力一把。今年我准备扩建羊舍,扩大养殖规模,再把苹果园务好,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脱下“贫困帽”的刘占文对新的一年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