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充满乡愁的脚屋
文章字数:1375

  ■卢江良
  离开地处农村的老家,已经二十多年时光。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回去的次数并不多,一年也就三四回吧。然而,每次回老家去,总爱在脚屋里看看,用手机拍几张照片,在微信朋友圈晒晒。而每次晒微信朋友圈,总能引来无数的点赞。
  写到这里,必定会有读者问:“你家的脚屋很独特?”
  我想了想,好像不是。它们就是那种常见的矮屋,位于居住的楼房左侧,三四间排列在那边,用废弃的薄砖砌成,屋顶呈“人”字形,盖着灰色的瓦片,每间都在一人多高,四五个平方的面积,里面堆放着农具和杂物。
  是的,就这么普通。
  但是,细想了一下,又仿佛有些独特。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因为我回老家那几天,空闲下来,也会去村里转转,发现那个百来户人家的村庄,到处都是耸立的高楼,像我家那种脚屋,零星还有一些,但悉数破烂不堪,能保存如此完好的,还真的比较罕见。
  为此,我老是跟父母开玩笑,说那几间脚屋,等村里搞“乡村游”了,可以让学室内设计的外甥女炀炀改造一番,打造成茶室、咖啡屋,雨雪天的时候,在里面品茶饮酒聊天,通过尺方的小窗,坐观雨雪飘飞,再配点优雅乐曲,倒也情趣无限。
  其实,类似于那样的农舍,我在前些年里,由于工作的需要,在各地农村走访时,遇到过好多,绝大部分都成了“景观”。要说它们的“自身条件”,不会比我家的“高档”;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不见得有我家的“优越”。只是,我们的村庄还没被“开发”,它们只能“待字闺中”。
  不过,这没关系。只要它们能存在着,足以让我欣慰了。
  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都在快速变迁。就我个人而言,两次赴杭工作,居住过的三个处所,在短短20年时光里,出于整体搬迁所需,均已消失殆尽。就算目前的处所,虽然居住时间不长,也随时面临拆迁。
  对此,我的一位朋友,曾如此感叹道:“居住在城市里,不管有房还是无房,我们都在流离颠沛,没有一个处所,能让我们真正扎下根的。我们背井离乡数十年,真正的根还是在农村,在我们老家那个村庄。”
  说的也是,回忆每一个梦境,只要涉及到老家的,场景总是在脚屋里。那些脚屋,曾是我们的主屋。在那里,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它们之所以沦为脚屋,是后来我家建了新楼。而现在它们能保存下来,应当归功于父亲。
  提到我的父亲,与其说是一个普通农民,我更愿视他为乡村艺术家。少年时代的他,凭借着绘画的天赋,被推荐保送到浙江美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院,然则家境的贫寒,加之其他因素,最终让他错失了良机。
  之后,父亲没再接触过“艺术”,可那种与生俱来的气质犹在。当我家的那些脚屋,由于新楼的建造,而近乎于坍塌之际,他承担起了建筑师的角色,让母亲当帮手,动手修缮了它们。
  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学过一天建筑,修缮好的脚屋,纵然墙面并不平整,细看每一处,却是那么别出心裁——比如,他曾将墙身涂成了天蓝色,将柱子漆成了灰色;又如,有几个墙面还挖了小小的壁洞;还有,每间脚屋的角落,都堆放着石器,那是人家丢弃后,被他捡回的。
  他所做的一切,在农村人看来,是那么匪夷所思。但恰恰是这些,让我家的那些脚屋,不同于普通的农舍,充满了乡土的味道;也恰恰是这些,让我每次回家,总会走进那些脚屋,静静地伫立着,感受乡愁的气息。
  写到这里,我非常感恩父母。他们修缮的那些脚屋,对于他们自己而言,不过是用来堆放农具和杂物的;可是对于我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鉴于它们的存在,使我这个居住在城里的“外人”,时常意识到自己是有“根”的。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