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鲜食桃产业:“一挖一栽”为哪般?
文章字数:1503
  本报记者 王海明 通讯员 郑科
  去年,在一些桃产区,在经济下行与产量猛增、结构失调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挤压效应下,出现了桃子滥市,一些桃农的桃子卖到五毛钱一斤甚至更低的价格,“过山车”式的产业状况让桃农无所适从。去年冬天至今,国内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挖树潮”。
  与此同时,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乐)在山西闻喜流转600亩地,创新合作模式,引进新优品种,进行三产融合,打造全国最大的电商桃基地。该公司还在山西稷山南小宁村流转土地300亩,建设晚熟桃示范园区,形成以示范园区为主体的产业群体,带动农户生产销售,助推产业升级。
  几家欢乐几家愁,同样的桃产业,为何冰火两重天?这“一挖一栽”的背后,又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哪些思考?
  “摇钱树”怎就成了“伤心树”
  去年6月份左右,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等桃产区,一些早熟桃子价格从开始的1.7元~1.8元/斤,直线下滑到0.6元/斤,桃农无可奈何,任凭收购商信口喊价,眼瞅着忙碌一年,却血本无收。
  去年8月底到9月初,山西万荣、稷山等桃产区,同样遭遇了桃子卖不掉、桃农将其倾倒在沟边(路旁)的局面,套袋的秦王、超越品种桃子,从开始的1.3元/斤直线下滑到了0.5元/斤,虽然客商收购的标准越来越高,但是给出的价格却越来越低。不少桃农宁可将桃子烂在枝头也不愿摘,因为售价还抵不上人工的采摘费。“摇钱树”一下子成了“伤心树”,不少桃农放弃了桃园管理,任其自生自灭。
  今年4月6日国内出现的一场大范围霜冻,更是“雪上加霜”,许多桃农本打算再赌一把,今年撑上一年,做“最后一次挣扎”,无奈天公不作美,一些桃产区又掀起了一股“挖树潮”。
  桃价终要靠品质来决定
  去年6月份。记者在山西永济一处桃子收购市场调研时,一位收购客商说:“还没到成熟时节,大家为了抢市场先机,纷纷提前收购,桃子上市后没有商品价值,这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桃农一味追求产量,不注重质量,生产出的‘萝卜桃’,消费者不认可,产量又大,导致价格只能一降再降!”
  对此,中农乐总经理胡肖龙进一步分析说:一是“小农困境”,一家一户的桃子种植模式,户均种植面积小,高度碎片化,加上近几年种桃效益低,使桃子从主业逐渐变为副业,由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自然管理粗放;二是“生产者——贩销户——水果批发市场——批发部——小贩——消费者”的经营模式,导致整个链条追求的目标是好储放、耐运输,却忽视了市场“以口味论英雄”的根本导向。
  胡肖龙表示,在小规模、分散式经营的大背景下,目前一些桃产区似乎进入了“恶性循环”:效益越低,市场越低迷,从业者和资本越没有积极性。胡肖龙认为,市场是“以口味论英雄”的,桃价终究还得靠品质来决定。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改变观念才有出路
  去年9月底,中农乐举行了第二届桃树发展战略论坛,围绕桃产业发展方向,从如何从传统种植向科学种植转变展开,明确提出了优良品种是桃树增收的第一要素,好吃、高品质成为核心竞争力,并推出了中农乐桃树研究所选育的三十多个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从每年的4月份起到11月份错峰上市,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紧接着,中农乐联合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农资企业、果品代办、电商企业、各大连锁超市、规模种植户等,共同组建了桃产业联盟。去年秋天,中农乐开始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50亩以上的桃子种植户,全力以赴扩大新优桃品种的种植面积,确保让种植户赚钱。
  “我们已在设施桃的销售上‘小试牛刀’,通过桃产业联盟这个平台,抱团打入北上广及沿海地区的市场。以后,我们的产品将亮相各大农业展会。”据全国十佳农民、中农乐董事长杨良杰介绍,桃产业联盟在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形成了更紧密的联系,联盟实行质量、价格、包装、品牌和销售上的“大一统”。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