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璋院士 了解更多内容,请扫该二维码关注“中国农科新闻网专题” ■赵柳
父亲赵洪璋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四年了。他视小麦为生命,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漫漫育种生涯中,他与小麦育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爱小麦,整天想的是小麦,说的是小麦。病榻之上,弥留之际,不畏死神,他仍念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小麦就是我的生命。离开了小麦,我的生命也就快了。”渭河之畔,凤岗塬上,父亲一干就是52年。52个春秋,52个酷暑严寒,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父亲都从未离开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块热土,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事业。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培育的小麦良种撒遍黄淮流域。
他把一生心血倾注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走完了辉煌的人生历程。
父亲的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吸烟、喝茶、开夜车,就是心爱的小麦育种工作。儿时的记忆当中,父亲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数十年如一日,夜伴灯光,伏案思索,开夜车成了工作习惯。清晨起来书房地上总是一堆烟头。母亲劝说:“不要太辛苦,身体重要”。父亲回答:“到了攻关的紧要关头,就得加把劲,要交卷就交百分卷,要抱就抱‘金娃娃’。”
父亲一生勤劳朴素,吃苦耐劳。生活简单而有序,双人床里边总是摆放一排翻开的书籍和资料,当我们要给他整理时,父亲绝不让动,还说:“是学习毛主席的,形乱而神不乱”。一双旧棉鞋前面磨破了,母亲要换新的,父亲却风趣地说:“烂了,就这样还进人民大会堂呢”。当我岳父第一次见到父亲时,惊呼道:“这哪里像个大专家、大教授,分明就是一个生产大队的书记。”每当父亲在科研上解决了一些难题时,总会高兴地唱上一段京剧,有时还会教上我们几句,让我们分享其中的快乐。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教子女,是父亲的优良品质。“人的一生要为人民做些好事,只为耕耘不问收获”是父亲一生遵循的守则。父亲为工作上的需要奔走给同事子女安排工作,我们子女都有意见。父亲非常严肃地说:“给别人办事是为人民服务,给自己子女办事,那是以权谋私,我是不会干的。”
父亲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在人面前炫耀自己。每当子女走上工作岗位时,他都再三叮咛:“不要说你爸是干什么的,就说是农民就行,问多了就说是带粮票的农民”。
1988年,我妈妈突然病逝,父亲非常悲痛,患上了冠心病,在宝鸡卫校我曾经工作的单位疗养期间,陕西宝鸡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探望,学校领导才知晓父亲的身份。他们提出给一套住房,希望父亲住在宝鸡。我们子女也想让父亲退下来,但父亲婉言谢绝了。父亲说:“我的事业在杨凌,我的生命在西农,共产党给发钱,不能不干事。”他还说:“杨凌三道塬的自然地貌和气候特点,是小麦得天独厚的育种条件,培育出的小麦品种适应全国大部分地区,且品质佳,广大农民朋友最认可。这也是我曾先后几次谢绝了国家调我到北京工作的原因。所以你们都要像你母亲一样,继续支持我的工作。”
父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物质遗产,却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财富。他经常对我们说:“人做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做坏事。”他一生淡薄金钱,不谋私利,他认为“私利是万恶之源,善恶分得清,人生就光明”,那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父亲经常劝周围的同志“把一切看开,什么名誉地位完全是空的,只有德业永存。”
父亲最后留给了我们子女一个皮箱,里边装满了各种任职、聘书、奖章、荣誉证书和毛主席接见他的照片,还有一个学校颁发的五好家庭证书。这是父亲平凡而伟大一生的见证。
在父亲身上,充分体现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他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纪念父亲百年诞辰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怀念追思严格严谨的父亲,慈祥善良的母亲。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凝结成两个字:“感恩”。
在纪念父亲百年诞辰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培养和教育之恩。父亲一切都是党给的。在各级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父亲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院士;在小麦育种事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获得了一个个国家级大奖。
在纪念父亲百年诞辰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感恩与父亲长期合作的农学院小麦育种团队的每位长辈、每位老师。父亲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和一个个奖励,是你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应该归功于大家,应该归功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父亲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叫热爱党热爱祖国,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什么叫敬业。择一事终一生,一辈子不求多,只求做好一件事。
亲爱的父亲,
在滔滔的长河中你是一朵浪花,
在绵绵的山脉里你是一座奇峰,
你把寂寞艰辛藏在乌云的缝隙,
你把梦想与希望写在祖国大地,
你燃烧自己,温暖了他人,任自己成为灰烬,让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这是你一生的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