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传统农业往来早已发展为以科技、人才、商贸、基础设施等为重点的全方位农业大协作——
“一带一路”农业协作蓝图正在展开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传统农业往来早已发展为以科技、人才、商贸、基础设施等为重点的全方位农业大协作,一张“一带一路”农业协作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国际社会愈发需要增强互信、协同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匮乏、人口不断增长等诸多挑战。为保障世界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意义重大。
促进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粮食生产潜力巨大,市场合作空间广阔,农业技术需求强劲。随着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的变化,开展‘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农业要素有序流动、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以及农业发展经验交流共享,发挥相关各国的比较优势,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从而推动相关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吴孔明告诉记者。
此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有助于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类规则,促进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施行,加快推动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贡锡锋介绍,目前农科院已有60多项农业技术走出国门,中国的种子、动物疫苗、农机和植保技术帮助“一带一路”国家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产品竞争力。
农业科技“走出去”“引进来”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口粮之一。早在2008年,在中国政府和盖茨基金会资助下,中国农科院牵头实施了“绿色超级稻”项目。共有300多名来自育种、基因工程、栽培、植保等领域的科学家,历经10余年努力,在东南亚和非洲15个国家,通过基因测序、育种研究和栽培管理技术研发,实现了60多个“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超级稻”品种在亚非国家通过品种审定并推广。在菲律宾,超级稻品种比非超级稻品种每公顷平均增产约一吨,农民增收200多美元;在孟加拉,新推广的品种比当地当家品种平均增产30%,农民每公顷增收300多美元。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框架下,我国农业科技不仅实现了“走出去”,而且实现了“引进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贡锡锋认为,这二者同样重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生物多样性丰富,其生物遗传资源对丰富我国种质资源基因库,筛选特异、优质的种质有重要意义。
以棉花为例,我国不是棉花原产地,野生或原始资源材料都是舶来品。但是,中亚和非洲是棉花最大的原分布地。中国农科院通过与乌兹别克斯坦建立联合实验室,形成了全套栽培棉种质资源材料引进方案,在东非也开展了野生棉资源调查布局。(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