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型肥料已是化肥行业共识,但新型肥料的主攻方向在哪里,仍有待廓清。岁末年初,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以优化农业产能,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笔者在梳理各类新型肥料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归结出新型肥料未来四大主战场。其中,在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10年的缓控释肥产业,在政策、行业和农业三大层面需求的推动下,未来仍将有巨大上升空间。
政策利好缓控释肥迎来产业发展春天
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起步于2006年,以当年金正大年产30万吨缓控释肥生产线投产为标志。截至2015年的统计,全国缓控释肥总产能550万吨,生产企业50家,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业内认为,未来10年,缓控释肥仍将是新型肥料主战场。
在政策层面,在化肥零增长行动和绿色农业转型的带动下,缓控释肥享受到一系列政策呵护和激励,无论是中央一号文件,还是农业部、工信部针对化肥行业的相关政策,都将鼓励发展缓控释肥作为重点之一。
2017年12月21日,农业部宣布,化肥零增长目标提前三年实现,而缓控释肥的贡献不可忽视。数据显示,2006~2015年中国缓控释肥产销量约2100万吨,累计推广面积5.25亿亩,10年来,缓控释肥的应用减少肥料投入约500万吨。
市场需求缓控释肥带来肥料产业升级
在农业层面,缓控释肥因其一次性施肥带来的节工、节肥效应,契合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实需要。目前,在玉米上,通过种肥同播技术的推广,缓控释肥得以大面积应用。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一次性施肥技术也正在不断成熟和加快推广之中。
对于化肥行业自身,传统的氮肥、磷肥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效益低下,亟须进行产品升级,而缓控释肥鉴于其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毫无疑问是氮肥、磷肥等传统肥料创新的重要途径。目前,相当一批氮肥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缓控释肥生产线。此外,近些年来,以金正大等为代表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主动与上游氮肥、磷肥企业开展产能合作,向上游企业输出技术、品牌、渠道、服务,加大了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步伐。
(吴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