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农业科技创新”集体采访
给农业腾飞插上科技翅膀
文章字数:1018
  10月21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五场集体采访活动中,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何中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灵玲,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沈玉君,江西省安义县种粮大户、绿能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凌继河5位十九大代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去年已超56%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关键还要靠科技。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有三个指标可以证明。”唐华俊介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去年已经超过了5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2016年稳定在96%。”
  在回答记者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主要在哪、如何进一步提升时,唐华俊介绍,农业科技领域,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技术只占19%,64%处在跟跑或者跟踪阶段。唐华俊表示,将来重点要在大豆育种等方面夯实基础和原始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等。
  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打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提问时,既是科学家又是公司法人的魏灵玲现身说法。  “我们一直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再到实验室进行科学应用研究,而后将成果应用到市场不同场景中,以项目引领产业,以园区带动地区。”魏灵玲以农业园区、项目为案例介绍具体怎么操作:最初组织专家团队给项目准确定位,之后打造国际开放平台,共同完成园区建设。园区建好之后,专家技术团队帮助农民种植,培训管理者,然后通过销售渠道把产品最终卖出去,一步步形成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如果一个项目有效益,投资的企业就更有积极性,促成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农民有了效益就更主动地学习技能。”魏灵玲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科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在回答这一提问时,唐华俊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绿色投入品的开发、研究、运用。从农药、肥料、饲料等投入品源头上下功夫,去年农药已经实现了零增长,化肥今年预计也能实现零增长。第二,推出一系列新品种,提高改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第三,技术的集成。组成全产业链研究团队,形成绿色增长的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种来进行推广,提高品质、改善结构。第四,机制创新,目前已经组建了50多个创新联盟来解决畜禽废弃物处理等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人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