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事关粮食产量,绿色发展决定粮食安全。当前,我国耕地污染导致土壤病化,阻碍了农业持续发展,为了破解难题,9月16日,由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提高耕地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科学用肥治理土壤污染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农业部原副部长陈晓华,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柄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涂书新,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天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梅旭荣,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王利军,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宋福如等出席。
聚焦:有机硅被业内专家看好
论坛上,围绕土壤治理,业内专家把目光聚焦到了“有机硅”新材料上,记者也从论坛上获悉,袁隆平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和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的原因也正是从有机硅着眼,瞄准土壤污染治理,研发有机硅多功能系列肥料,在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治理盐碱、酸性、板结、重金属污染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宋福如告诉记者,15年前,我国因空气污染,造成电力系统、输变电站、电力线路,遇到阴雨、雾霾天气就会产生污闪,造成短路停电事故,损失巨大,而有机硅防污闪涂料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该产品可保持电力设备20年不发生短路停电事故,目前该产品已经出口十几个国家,占领了世界电力防污闪领域的制高点。
转型:工业到农业的研发嬗变
起初,宋福如团队研发有机硅主要用于油田、钻井、勘探领域,看到工业上使用的良好效果后,团队便将研发向农业领域延伸。于是,研发团队把有机硅改性材料与化肥原料结合,研发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产生了高性能、多功能的效果,使用后产生的亲土性形成土壤新的团粒结构,保持了肥料不流失,解决了土壤的板结;使用后产生的高强分散性,提高了农作物的吸收功能,可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可把叶面肥的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宋福如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的杂交水稻实验田,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亩产达到1082.1公斤,创造了高纬度水稻单产世界最高纪录。袁隆平院士并给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题词:“硅谷肥料,中国创造”。
与此同时,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华中农业大学联手在湖北创建了“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示范基地”,使用“有机硅治理重金属土壤污染钝化剂”肥料,有效阻断水稻对重金属“镉”的吸收,经检测,稻米含镉量是0.02mg/公斤,比国家标准0.2mg/公斤降低了10倍,成功、高效地解决了稻米含镉超标的难题。(本报记者 梁军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