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变成了金土地、地面附作物变成了摇钱树”。 2015年12月份,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获批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县)。作为地方金融支农主力军—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与两级区政府沟通对接,根据中省相关文件精神,在原来几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推出了“土地经营权+地上附着物”贷款新模式,盘活农村“沉睡”资产,2016度投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4715万元。
农村“沉睡”资产被激活
杨凌君度家庭农场是一家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畜牧养殖、农业种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栽培葡萄树66000株,占地221亩,前期投入较多资金用于建设葡萄采摘观光园和良种培育园,在后续采购建设葡萄庄园的鲜食与酿酒葡萄生产区时遇到了资金难题。
在了解到该家庭农场资金短缺难题后,杨凌农村商业银行落实精准营销精神,主动上门开展调查,为该家庭农场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以221亩土地经营权和66000株葡萄树为抵押,发放贷款400万元,有效缓解了该家庭农场的融资困境。
与上述案例类似,杨凌四季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综合开发,苗芽菜、保健叶菜集约化生产,农产品种植销售,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的农业科技企业。因建设年产60000吨苗芽菜产业化示范项目,前期投入了较多资金,后续保障资金出现了困难。
在了解到该农业科技公司后续保障资金困难后,杨凌农村商业银行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特点,向其着重推荐该款产品手续便捷、金额大等优势,并量身订制金融服务方案,深受客户的好评。为确保业务顺利办理,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上下联动,充分沟通,协调配合,极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近年来,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协同杨陵区政府、区农林局、区农工部等相关部门,组建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实现了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选派7名专业干部到镇办及农业园区办挂职副镇长、副主任,协助镇办、园区开展农村金融工作,破解制约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障碍,让农村“沉睡”资产变成“活钱”,最大限度缓解农村贷款难、难贷款问题。
“信贷活水”助推“三农”发展
过去,农民对于土地的理解仅是用于种植和建房子,如今在杨凌,土地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成为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融资抵押物。
2015年末,经过辖区村委会推荐、客户经理调查,依据农户土地经营权面积、地上附着物和农户信用状况等,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在辖区揉谷镇新集村为农户集体办理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放,11户农户分别获得5万至20万元不等的贷款授信。从这一刻起,杨凌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由“睡眠”状态被正式“唤醒”,变成了“三农”发展的“活资产”。这一举措,开辟了缓解农户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的新途径。
杨凌农村商业银行结合当地人民银行的支农优惠政策,通过支农再贷款补充自身信贷资金实力。2015年末获得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3500万元。2016年来,多次组织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召开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座谈会,对于贷款流程和优惠政策进行了详细讲解,先后与辖区多家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签订5000余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合作协议。同年投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4715万元,最大限度满足“三农”融资需求。
银保合作,严控信贷风险
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大力发展“银保富”设施大棚、果树、活体动物等农业保险;鼓励保险机构不断创新农业保险险种,积极探索农产品价格保险,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
“关山初度路犹长”,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将以改革、创新为指引,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为着力点,强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财产权能,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新模式,力争在现有基础有新的突破。(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 闫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