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王兴华(右)在猕猴桃园指导果农科学抹芽 本报记者 梁军锁
编者按: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统筹兼顾的前提下,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对农业从业者的新要求。
我国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赋予了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使农民成为了一种职业,破解我国当前和今后谁来种地难题。在时代大背景和国家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富农政策,培养更多优秀农业人才,农业科技报社和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周至县分校联合在《农业科技报》开设“我骄傲,我是新型职业农民”栏目,以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快速发展。
勤奋、好学,收获美好人生
王兴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王才屯村人。1988年高中毕业后从事农业至今,用29年的坚守、好学、勤奋,收获了美好的人生。
2015年8月获得了职业农民身份的认定、2016年1月获得了陕西省技术能手(农作植保工)荣誉称号、2017年1月在职业农民代表会上被评选为周至县职业农民协会理事长。如今,王兴华和家人拥有猕猴桃园15亩、樱桃园10亩、鲜桃园22亩,温室大棚樱桃园2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为社会生产供应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一家人也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人生有了规划,有了方向,是从2014年9月参加周至县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习开始的。”王兴华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
“除了在果园实践技能培训、外出参观交流等学习外,课堂教学还学习了哪些理论知识?”对于记者的提问,王兴华从书柜里搬出了一摞摞书籍:《职业农民阳光心态》《农业创业跟我来》《农产品质量安全》《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市场营销》《果树病虫害防治》《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信息网络应用》等书籍。
学以致用,热心服务果农
学以致用,热心服务果农是王兴华声名远播、受到果农尊敬的重要原因。
周至县九峰镇甘午村的寇毛选,承包了17亩猕猴桃果园,由于管理跟不上,效益也不理想。但更让寇毛选感到担心的是,猕猴桃果园还得了病,树势看着一天比一天差,这可让他犯了愁,食无味、睡无眠。直到经人介绍认识了王兴华,王兴华指导他采用树上和树下综合调理的办法,使树势得到了逐渐恢复,效益也大幅提升。
“王兴华老师指导的果园,春、夏果树长势都比较中庸,但到了采摘收获的季节,你将会感到有些意外,这些当初长势并不显眼的果园,果形、果个和挂过量却一下子超越了其他果园,引得客商前来高价收购。”寇毛选高兴地说。
王兴华在为寇毛选进行技术指导时,邻村果农耿航舟的猕猴桃果园也出现了问题。王兴华仔细查看耿航舟果园的树叶后,用铁锨翻开周围的土壤,查看树根后诊断为肥害,并及时进行指导,消除了肥害,让耿航舟感激不已。
“王老师就是我们果园的技术顾问。”周至县浩海家庭农场的孟群海,拥有猕猴桃、鲜桃和苗圃105亩,4月7日见到他谈及王兴华时,他高兴地如是说道。
王兴华不但热心服务本县果农,对外县果农也是来者不拒。2016年3月20日,户县庞光镇化羊村的4位樱桃种植户,慕名前来向王兴华求教管理技术。为了保准技术指导无误,王兴华从去年3月至今,一共去了4趟化羊村的樱桃园,查看实际病情,指导果农施肥打药,使樱桃园病害得到了有效解决。
众人拾柴火焰高。王兴华对猕猴桃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建立果农与消费者的信任度,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二是在猕猴桃生产上,修剪、施肥、调节剂要合理使用;三是农药残留安全间隔期、果子大小规格、猕猴桃成熟采果时糖分干物质含量等技术要标准化;四是仓储、保鲜剂使用要合理化、严格化,只有这样猕猴桃产业才能永葆青春,造福一方百姓。
栏目协办:陕西省周至县农广校
栏目主持:农业科技报社农工部
服务热线:1364926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