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赵允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答记者问环节中明确指出,下一步,农业的绿色发展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废弃物治理,努力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换下来,把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要具体推动畜禽粪污治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以长江为重点水生生物保护、农膜回收五大专项行动。
这一利好消息的传出,让城乡群众看到了破解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希望。
畜禽粪污治理,变垃圾为资源
在我国畜禽养殖集中区域,养殖产业发展常以空气、水质污染,土壤环境破坏为代价。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约38亿吨畜禽粪污,这些粪污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此,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曾对媒体表示,大规模的畜禽粪污,如果变废为宝,将是巨大的资源;处理不好,必然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将畜禽粪污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该方面为社会做出典范。在该公司位于北京延庆区张山营镇的生产基地,全自动机械清粪系统让养殖打破传统脏、臭的印象。基地内,纵贯全场的地下密闭中央清粪带将鸡舍内每天产生的212吨鸡粪直接输送到沼气发电厂。沼气的综合电热效率约90%,每年可发电1400万千瓦时,回收相当于标煤4500吨的余热,此外还可为当地500农户提供生活所用燃料73万立方米。 据测算,全国畜禽粪污若全部利用,理论上可产生沼气超过1000亿立方米,替代0.7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同时沼渣能生产1.7亿吨有机肥。然而,现实中畜禽粪污的利用率却和理论相差甚远。
但可喜的是,经过多年努力,现阶段,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已取得明显成效,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治理机制逐步健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在持续提高。
开展土壤、河道治理,营造农业、农村发展利好环境
在农业、农村环境问题当中,土壤污染是众多城乡居民关心的一大问题。这其中,废弃地膜作为土壤污染的一大源头,其整治工作倍受重视,各地接连出“狠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春园小区居民程安龙看来,控制土壤污染,老百姓吃的农产品品质才能安全,健康才有最基本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减轻地膜污染,切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今年春季,甘肃省天水市各级农业环保站抢抓春耕备耕生产集中揭膜的关键时期,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狠抓地膜源头防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环节,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领导机制,开展集中捡拾等多项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不同于天水,河道卫生整治成为今年春季陕西省周至县的一项重大工程。采访中,周至县终南镇副镇长张建刚告诉记者,按照全县推出的“河长制”要求,今春,终南镇通过组织机械清理积存垃圾的河道,村镇干部捡拾河道垃圾,各村安排专人巡堤进行卫生督查,对农户进行宣传引导等措施,确保河道卫生整治有序推进。
美丽乡村有很多标准,环境美是第一要务,除了环境要求外,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也是一道道门槛。当好“美容师”,乡村才有机会拥有“淡妆浓抹总相宜”之美,而这一工程的开展,是百姓生活之需,更是社会发展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