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新一轮大洗牌时代中小型农资企业何去何从?
文章字数:1946
    ■刘省平
   近两年,国家经济下行,消费者购买力普遍下降,关乎国计民生和农业发展的农资行业总体产能严重过剩,而市场需求总量又在逐渐减少,农资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大洗牌时代,除了大型国有农资企业、外资农资企业所受影响不大,大多数中小型农资企业都陷入迷茫和困惑,不知何去何从……
    历史:我国农资行业的快速发展
    农资行业是我国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稍微缓慢的行业,但随着生产力地不断发展,尤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贯彻落实,摒弃以前农民公社的落后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资行业开始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早期,农资企业的产品结构普遍单一,拿肥料产品来说,大都以单质肥为主,企业之间的产品几乎没有多少差异;自复合肥诞生以后,农资行业受到医药保健品、快速消费品等行业的影响,很多农资企业有了品牌意识,产品线逐渐丰富,单品包装和卖点有了明显的差异化,导入了现代营销管理和市场推广手法,整个行业由此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一些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大品牌大量涌现出来。另外,很多外资农资企业趁机潜入,意图分食中国农资市场“大蛋糕”。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08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农资行业逐渐陷入了低谷,发展放缓。由于诸多原因,不少中小型农资生产企业元气大伤,陷入困境;全国各地很多农资经销商,也因农民进城打工、土地流转、严重赊销等原因,生意不景气,陆续转行。近两年,我国整体经济下行、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市场愈发疲软……
    另外,由于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推进速度过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一些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中小型农资企业,经不起被停产、整顿的折腾,加之银行贷款麻烦、融资能力差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核心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瘫痪或倒闭。
    现状:中小型农资企业的艰难生存
    目前,我国的农资企业按其性质分,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国有企业,如中农农资、云天化、红四方等;二是民营企业,如金正大国际、史丹利、深圳芭田等;三是外资企业,如美国陶氏益农、澳大利亚纽发姆、德国拜耳等。农资产品包括:农药、种子、地膜、肥料及农机具等。农药的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因此进入中国农资大市场的外资农药生产企业,要比肥料生产企业数量上多一些;一些外资肥料企业主要集中在新型肥料。外资农资生产企业资本雄厚、科技发达、理念先进,且又善于管理运营,所以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我国民营农资企业尽管基数很大,但基本是各占一片山头,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
    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民营农资企业为数并不多。个别民营农资企业由于前几年在营销和管理做得较好,获得丰厚的销售利润,也获得了国家项目资金扶持,加之在商业模式、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还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从而如虎添翼。大多数中小型农资企业,规模小、资源少、产能低等自身因素,根本无法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抗衡,要么“偏安一隅”,要么被“淘汰出局”。
    出路:中小型农资企业需改革创新
    对于那些经营严重亏损而不思进取的中小型农资企业来说,与其总被政府相关部门检查整顿,被金融机构跟在屁股后面逼债,还不如花点心思把企业及项目包装好,让实力强大的企业收购或控股。要想继续求生存和发展的中小型农资企业,就需痛下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国家经济形势、行业发展阶段、市场变化趋势,整合利用资源,制定出适合当下和未来三五年的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及实施计划,配套科学管理体系,上下一心,步步为营,“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小型农资企业还需注重在商业模式上的大胆创新。据《科学投资》杂志调查发现:“在创业企业中,因为战略原因而失败的只有23%,因为执行原因而夭折的也只不过是28%,因为没有找到赢利模式(即商业模式)而走上绝路的却高达49%。”商业模式亦称“赢利模式”,就是企业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获取利润。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和伊夫·皮尼厄在《商业模式新生代》一书中指出,商业模式包含九个要素:价值主张、客户细分、客户关系、关键业务、关键资源、关键合作、分销渠道、成本结构和收入来源。商业模式的设计,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心,即价值主张;其次要掌控好两个重要端口:一是成本结构,二是收入来源;三是要把握好支撑成本结构的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合作伙伴三个基本环节,同时更要掌控好与利润来源密切相关的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客户细分三个方面。商业模式的设计,应基于对人性的假设,对目标市场的理解,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对竞争格局的认知,通过系统分析,把经营理念、终极目标设定好,把用户心目中理想的完整产品描述清楚,把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和主要矛盾罗列出来,把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先预知,从而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