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杨凌:争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排头兵”
文章字数:4960
杨凌乡村一瞥

    本报记者 张军政 范增利
    新春伊始,来到陕西杨凌示范区的农村,处处洋溢着喜悦和自信:从村容村貌整治到产业化建设,从旧村改造到整村推进,从倡导文明新风到改善居住环境,农业农村的翻天变化宛若一缕缕和熙的春风,吹遍了杨凌的每家每户,吹进了老百姓的心田。
    “十三五”以来,杨凌示范区踩着发展升级的鼓点,扩规模、强主体、创品牌、促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一二三产融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高端农产品等方面探索出了新经验、新模式,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蓬蓬勃勃的转型升级的强劲势头。
    建秀美乡村筑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让杨凌农科城变得更美丽。
    在全国的版图上,杨凌本是偏居一隅的农业小镇。几经沧海桑田,它摇身变成全国闻名的农科新城。城乡经济和居民生活大步飞跃,却始终不忘“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根本。
    杨凌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在对“三农”问题的实践探索下,孕育而生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进程中,杨凌牢牢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升级版”。
    屋舍整齐、土地平整、道路通畅、卫生整洁……走进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蒋周李村,整洁雅致的农家院外,沃野纵横,果园连片;村与村之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笔直平坦;砖混结构的路边沟、标准化的垃圾箱,整齐划一,错落有致。
    “以前,村子道路不怎么齐整,柴草等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如今,新粉刷的房子漂亮整洁,道路平整干净,住着舒心,看着也舒心了!”村民李爱霞欣喜地说,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子全变了样。除了蒋周李,白龙村、秦丰村、太子藏村等一个个优美如景点般的亮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杨凌农科城广袤农村大地。
    “十三五”以来,杨凌示范区始终以建设“村美、民富、人和”的新农村为目标,围绕环境秀美、村民富美、服务完美、生活和美的要求,以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为基础,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产业、服务、素质”四大提升工程,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形成了具有杨凌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随着杨凌示范区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诸多村庄发生了美丽蝶变。如今,杨凌农村面貌日日新,农民生活品质步步高,一幅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
    如今,在杨凌,受惠于示范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以及新型的土地政策,一批批农民有了一技之长,成为有专业职称的职业农民,而他们中的一些已经成为合作社带头人,正带领更多农户走上富裕之路。
    初春时节,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刘卫星的西甜瓜大棚里却是一派绿意盎然,湿润的空气滋润着鲜嫩的瓜苗。杨凌中来合作社理事长王中来像往常一样来到社员刘卫星的大棚里,查看着瓜苗长势。
    刘卫星是2010年从渭南来到杨凌开始设施农业种植的。他说,同样是作务西甜瓜,以往在当地一亩地三四千元算是比较好的收入,没有想到,加入杨凌中来合作社的第一年,一亩地收入就达到七八千元。
    作为2014年陕西省第二批认定的高级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一员,王中来也是从一名普通农民逐渐成长起来的新时期职业农民。王中来告诉记者,原来他种一亩地收入下来也就3000元,眼看着人家有种植技术的,一亩地收入差不多2万元,如此大的落差让他决定得挽起袖子在“技术致富”上大干一场。现如今,自己考取了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帮助其他农民致富,自己也成为杨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支力量,心中升腾起的有成就也有作为杨凌人的骄傲!
    王中来、刘卫星致富的经历,仅仅是杨凌大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的一个缩影。
    纵观杨凌近年经济社会发展,杨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涌现、社会化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杨凌示范区正在开启农业现代化新征程。目前,杨凌示范区探索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农业龙头企业三大类型。
    农民合作社对组织农民、带动农民、富裕农民效果良好,杨凌示范区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共发展各类合作社171个。同时,杨凌示范区进一步加大招商推介,强化对农业园区34家农业企业跟踪服务,带动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提档升级。另外,杨凌示范区还扎实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累计颁发农民技术职称证书1750个、职业农民证书406个。
    总言之,各种经营模式的创新,归根到底就是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让农民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中更多受益。
    奏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主旋律
    中央一号文件曾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眼下,在三产融合号声的鼓舞下,一座座经营规模化、产业多元化、分工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的农业庄园,正在杨凌这片沃土上蔚然兴起。
    自杨凌示范区提出打造“杨凌现代农庄集群”的战略后,引起了不少热衷休闲农业的企业家积极响应,先后发展了30家现代农庄。如今,尚特梅斯庄园、君度·唯尔葡萄庄园、花溪园、野猪林·刘家庄园等一期10个现代农庄已完成建设。
    新春伊始,杨凌的一个个现代农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走进位于小湋河附近的慕溪庄园,只见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园区研发中心、亚临界加工区、游泳池、保安室同步建设,努力打造国内首家食用油文化主题庄园。作为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的第三批现代农庄,慕溪庄园只是杨凌现代农庄集群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们庄园以奶牛养殖为产业支撑,目前有几百头澳洲荷斯坦奶牛,日产5~6吨鲜奶,进行加工配送。同时,用牛粪大面积种植牧草,既可以观光,又能当做奶牛的饲料。”尚特梅斯庄园大管家郭继红告诉记者,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农庄实现了种植苗木、草莓、猕猴桃、葡萄、蔬菜,奶牛养殖、鲜奶加工,休闲观光不同产业间的完美结合。
    春夏时节,漫步杨凌现代农庄和“两河”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农业、农村、农民相协调,增收、增产、增绿相同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杨凌示范区壮大第六产业的主抓手。
    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已规划建设现代农庄30个,共完成投资1.87亿元,尚特梅斯、家美园、快活林等12个庄园建成投用,18个农庄正在加紧建设,现代农庄集群初具成效。与此同时,杨凌示范区不断提升改造农业休闲旅游采摘点24个,组织举办休闲采摘、体育赛事、摄影采风等活动31场次,大大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本”
    “成立土地银行以后,她不仅把自家原有的3亩多地全种了猕猴桃,还从土地银行租来土地,搞了3个大棚。不出村,家里的收入就翻了几番。”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村民李孔茹如是说。
    “成立土地银行,实在是为我们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杨陵区揉谷镇白龙村村民罗新龙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流转了310亩土地。几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的收益超出了以前很多。农民辛苦只为有个好收成,土地流转让我的种植技术得以施展,‘转’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罗新龙所说的土地流转政策,就源于杨凌启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如今,在杨凌,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把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外出打工,实现了租金、工资双收入。
    自第七次省部共建会议召开以来,杨凌不断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基础设施,规范土地银行流转机制和交易中心运行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设备、闲置大棚、小型水利设施等流转交易及融资服务工作,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模式,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在此基础上,杨凌示范区还大力推进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制定了《农业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各类水利工程调查565处,发放经营管理证565本,颁发水权产证147本,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排头兵
    “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先记下来,到果树修剪时我邀请您给我们现场指导。”2016年12月16日,在陕西千阳县南寨镇的果园里,一位农民拉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的手说道。
    像这样的情景,对于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的李丙智来说,已经不知出现过多少回了。
    这几年,李丙智和他的同事,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里,他们的任务就是教农民种苹果。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像李丙智这样的推广教授有160多位,他们把论文书写在了大地上。专家教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正是得益于杨凌示范区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
   “田园使者”也是杨凌示范区共青团每年坚持开展的一项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他们结合自己日常所学,从育苗、移栽、整枝、打杈、采果,到西瓜的吊蔓、套袋、采摘、包装等环节进行全程服务,为促进农民增收、扩大杨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效应、推进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2016年10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赵瑞和同学们来到了杨凌元帅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他们已经帮助果农们进行志愿服务了大半年,现在看着一树树成熟诱人的猕猴桃,赵瑞心里高兴极了,他说:“经过漫长的六个月,看着果树从展叶到收获,感觉自己的累没有白受,苦没有白尝。”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发挥校区共建机制优势,着力构建“专家+农技干部+农民技术员+田园使者”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牵头组建设施蔬菜、果蔬管理等7个专业服务队,目前,已有84名专家、86名农技干部、34名农民技术员、1720名田园使者为农业园区提供多层次、网格化农技服务。
    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农村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与此同时,杨凌示范区还按照“整合培训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培训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形成“杨凌农科”品牌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成功打造出了一支“永久牌”的农民专家队伍。
    打造高端品质拓展高端市场
    杨凌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设立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这又大大地增强了杨凌争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排头兵”的信心与勇气。近年来,杨凌不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安全农产品生产模式,通过“农产品溯源”新模式,闯出了一条确保食安绿色的新道路。
    走进君度·唯尔葡萄庄园,伴着悠扬悦耳的音乐,一片片碧云层迭的葡萄园映入记者眼帘,在一片密匝匝的葡萄身上,记者注意到,每串葡萄上都张贴着一个印有杨凌Logo的二维码。看着这似座座珠塔,如堆堆翡翠珠,又像颗颗亮泽的“猫眼”身上神奇的标贴,记者的好奇心不禁被勾了起来。
    “给葡萄贴上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快速知道葡萄生长过程中的全部信息。”该庄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5月,该公司申请加入了杨凌安全农产品溯源标识管理体系,并按照溯源体系标准做好葡萄生产的产前信息,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用药及农事操作等信息的记录。“葡萄成熟采摘后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产品包装上才能贴上溯源二维码标签对外销售。”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杨凌示范区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示范推广的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体系的探索,形成了“一个理念,三大品牌”,即以“杨凌农科”为核心的品牌创建理念,以农业科技转化为重点,总结大学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经验,发挥试验示范站科技推广基地作用,把先进技术通过实施标准化直接输送到田间地头的示范推广模式品牌;通过“六大中心”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品种、技术标准、培训、认证、检测全产业链的杨凌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品牌;以农产品溯源系统为核心,以认证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检测为保障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品牌。
    与此同时,杨凌示范区大力开展品牌营销,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积极发展农产品线上交易,促进优质农产品的广泛推广,目前,杨凌示范区共有42个企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了线上交易,其中猕猴桃、葡萄、樱桃等特色果蔬的电商销售率超过10%。
    如今,放眼农科城广袤大地,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条条承载着希望与幸福的公路如彩练般在农科大地上延伸,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杨凌农科城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