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丁义锋
近期,国家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这些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涉及到农村能源革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难在哪了?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总站研究员王洪涛,他就目前养殖业中环境污染畜禽粪便治理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据王洪涛介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要全面实现畜禽粪污能源化、肥料化的利用存在还田难、利用难、调控难、推广难。这“四难”是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拦路虎”。
还田难
首先是种养结合不紧密,畜禽粪肥还田难。农业生产中重化肥、轻有机肥问题突出,耕地基础地力下降。2017年开年之际,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讲到“目前养殖业中一种情况是种养主体分离,无处‘还’。随着规模养殖加快发展,养殖与种植分离成两个主体,养猪的不种地,种地的不养猪,客观上隔绝了粪便还田的通道。另一种情况是,标准体系不完善,不会‘还’。”日常生产中的粪肥、沼肥等检测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不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还田利用技术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普及。
利用难
其次是畜禽粪便、废弃物不能得到二次利用,造成了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受到了制约。在沼气工程商业化运行方面,沼气工程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铺设沼气管网投资大,安全风险高,养殖企业不愿发展;加上大部分中小型沼气工程的气、电产品仍以养殖场自用和周边农户使用为主,大部分还是浪费掉了。
调控难
再就是支持政策不足,引导调控难。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形成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生物天然气、有机肥等产品生产和使用缺乏扶持措施。例如沼气发电,虽然有生物质能源发电标杆电价补贴,但部分地区政策落实不到位;与此同时,粪污能源化利用产生的气、电成本较高,与天然气、大电网相比缺乏竞争力。
推广难
此外,科技支撑不到位,推广也就难了。空气能和沼气一样,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与沼气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规模化沼气工程池容产气率和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新技术、新材料的标准和规范亟需建立。沼气服务体系尽管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未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和运营模式,服务人员不稳定、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致使现有沼气服务体系难以维系。这样就给养殖业畜禽粪便的有机处理带来了难度,也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