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成都温江区推动花木绿色转型,既种风景又卖创意
这里的花儿为何这样红?
文章字数:1140
        从传统花木基地到中国编艺小镇,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温江区实现花木销售、观光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但鲜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历了一场不平凡的变革。
    市场滞销逼出转型,从简单卖花到卖编艺
    温江区是全国四大花木主产区之一。2014年,全国花木市场陷入低迷,温江寿安镇花木产品大量滞销,成为重灾区。遭受重创的村民和政府意识到,要想产业走出困境,必须在产品的供给端发力,抓住生态、文化两大核心价值,打造中国花木编艺小镇。
    在打造花木编艺产业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引进专业设计公司,研发艺术化、小型化、个性化特色产品;调整种植布局,打造以园艺、景观为核心的编艺文化村落;组建园区,作为推进花木产业升级转型的有效载体,发挥集群效益。
    抓住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主体。通过政府引导,组建花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资源规模化集成、产业融合化发展的路子。寿安编艺合作社成员从最初5户发展到38户,村民的热情被充分激发。漆康林从花农转型为编艺师,他移植、砍除了一批银杏树和桂花树,专门为编艺品腾出了展示场所。“我一共有58亩花木面积,其中主打编艺的花田只有8亩,每年产值就能到二三十万元。”
    为什么编艺品价格这么好?漆康林算了笔账,以牛郎织女造型为例,用料是70根紫薇藤条,成本价在200元左右。2~3个工作日就能编好,市场价可以卖到2万元。
    据悉,编艺产业园区一期500亩于2015年建成后,花木大户户均销售收入达到了20万元以上,种植农民人均花木增收1万元以上。今年3000多亩花木编艺公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带来新活力。
    三产融合提升附加值,增收渠道越来越多
    在寿安编艺公园,有高达数丈的“龙盘柱”、有情意连绵的“牛郎织女”,有欧式庭院花房,也有“福禄寿喜”中国书法,还有各式憨态可掬的熊猫等动物造型。除了赏编艺作品,游客们还能互动体验……
    另外,当地村民也走上了“卖艺术”和“卖环境”相结合的致富路。漆康林把编艺小院打造成观光景点,走进院子,一口酱紫色大水缸里漂浮着翠绿的荷叶,树腰上精心摆放着姹紫嫣红的盆景。他准备了茶叶、桌椅,游客可以品茗赏景,享受安逸时光。
    截至目前,寿安镇农民年纯收入达到21000元,年接待游客量近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1500万元。
    “厚植丰富的花木资源,开发多种功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以寿安镇为试点,温江区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温江区副区长周振华说。未来,花木编艺公园内还将积极对接市场,引导群众多形式合作,在园区内进一步融入咖啡馆、茶道、国学、酒吧等元素,继续丰富整个产业的业态和生态,让公园真正变为一个“有生活文化品位的展示和体验点”。
    寿安镇党委书记田平说,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拍照留念、购买编艺产品,他的心里越来越有底。“打造中国编艺小镇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刘裕国 宋燕)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