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财政部日前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开展粮棉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由原有的“高产创建”优化升级而来,改“万亩片”创建为“整建制”创建,由“高产”指标提升为“既要争高产,又要见高效,更要生态可持续”的综合要求。2.0版的高产创建的绿色和高效体现在何处?又当如何推动绿色高产创建发展?
试点成效显著
8月下旬,江西省永丰县五团村水稻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区,村民邱尧彪在收集杀灭的害虫。去年示范区安装了40盏杀虫灯后,热心的邱尧彪就成了“监护人”,坚持每周义务清理维护。“有了这些杀虫灯,村里1500亩水稻田每季可少用一次以上的农药,每亩能节省农药成本50多元。”他说。
向单产要效益,问绿色要品质。江西省农业厅粮油局局长郑敏说,江西坚持立足绿色生态优势,在坚持粮油单产较高水平的同时,不断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品质,着力培育一批绿色农业品牌;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中,向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区倾斜;对购买病虫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助,积极探索乡镇整建制或大面积集中连片购买补助模式,促进区域病虫绿色防控水平整体提升。
示范县整建制推进
近年来,农业部在全国开展高产创建,以高产为目标、以万亩片为单元,集成推广先进技术,创造了一批高产典型。在前期高产创建成效明显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解释说,一是供求形势变了。目前我国稻谷供求平衡有余,小麦基本平衡,玉米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进口持续增加,棉油糖保持一定水平的进口。总体看,粮食供求矛盾小了,为结构调整赢得了空间。二是发展环境变了。过去,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等供给问题,大量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和开采地下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粗放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曾衍德表示,过去开展高产创建,目标是追求高产,提出了“6、7、8、9”的目标(小麦亩产600公斤、一季稻700公斤、玉米800公斤、双季稻900公斤)。 现在,不单纯以高产论英雄了,在追求高产的同时,还要注重高产与高效相统一、生产与生态相协调。为此,今年改变了过去以万亩片为单元的创建方式,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选择288个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的县开展整建制创建,实行优中选优、集中打造,实现高产高效的统一、生产生态的协调。
技术与服务创新
思路创新之后,技术模式和服务体系也要创新。技术模式创新有两种,或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资源、技术和效益瓶颈,开展攻关,实现单项技术的重大突破。或将现有的节水节肥节药技术进行组装,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认为,整县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必须推进机制创新。一个是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使其成为项目承担的主体。另一个是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鼓励植保、农机合作社等新型服务主体,推行代耕代种、代收代储、统防统治、统配统施等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