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农业“补短板” 摆脱“谁来种地”的困惑
文章字数:1084
   “补短板”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发展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存在着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三个方面的“短板”。农业要发展,就必须探寻农业“短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补齐农业“短板”的路径。
    新老农民“混搭”将长期存在
    白T恤,牛仔裤,脚上蹬一双皮鞋,39岁的刘福利是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新堤村人,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做生意。今年初,刘福利决定回家找机会,恰好新堤村党支部书记林火旺正在寻找回乡种地的“能人”。双方一拍即合,刘福利投入50多万元流转了800亩地,全部种上了水稻。
    与回乡能人相比,目前新农民的大头还是本土能人。在乡村,本土能人大多拥有一技之长,农机手、经纪人、运输户等,有的还在乡镇或村委会任过职,他们视野开阔、头脑灵活,善于抓住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更重要的是,由于本土本乡的人脉关系,他们在流转土地、用工、农资购买等方面显出了熟人社会的优势。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认为,新老农民混合种地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但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谁来种地”与“怎样种地”问题会不断破解。
    缺乏懂经营会服务的“多面手”
    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勤说,现在农民一类愿意租地,一类不愿意租地,这两类情况,实际上通过土地流转或者社会化服务都可以实行规模化经营,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农业经营人才与服务人才两大问题。尽管成长较快,但农村现有懂经营的人才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是最大“短板”。
    江西南昌县武阳镇朱坊村80岁的朱欠眼希望把地租出去,但因为地块不平,没人租。当地村干部说,曾经有人想统一为村民搞种植服务,村民不必流转土地,但参与的人不多,没干成。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也是“短腿”。各地反映,除了年龄老化,农技员知识老化也较为普遍,不适应花样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的生产需求。
    农业要用效益吸引人才
    农业人才“短板”能否尽快补齐,取决于效益、政策环境和人才培训力度等众多因素,但关键在效益。让新农民有利可图的关键,是制度保障。新农民常常面临流转的土地被无故收回,或随意涨租金的问题,老农民也要承受老板“毁约”“跑路”等潜在风险。这些都要求法律制度、政策措施来规范保障,让新老农民吃上“定心丸”。
    农业人才培训力度也影响着新农民的成长速度与质量。现代农业对良种良法和市场经营有更高更多的要求。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勤说,今年中央财政投入近14亿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要扩大到全国8个整省、30个整市和800个示范县,每年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使希望的田野更阳光。(瞿长福李华林)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