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这个“酿酒村”为何远近闻名
文章字数:1012
    走进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陵园村,一股股浓浓的酒香飘了过来。“陵园村的支柱产业就是种高粱+酿酒,目前全村年出酒超百吨的家庭酒厂就有8家,年出酒近2000吨,实现卖酒收入近3000万元。而这些年,村民背靠酒厂种红高粱,每公顷增收都在1.5万元以上。”同行的镇干部马震高兴地介绍说。
    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8家规模并不小的酒厂,这在川南的泸州农村十分少见,陵园村也当仁不让成为了泸州市的“酿酒村”,尤其是在近两年白酒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通滩镇陵园村这种家庭式的酒厂何以生存下来且越来越兴旺?探究其原因就在于陵园村有一个好的当家人——6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隆兴明。
    自己创业办酒厂
    30多年前,通滩镇就依托村民有种植高粱的传统办起了该镇第一家镇办企业——陵园酒厂。1983年,酒厂改制时,隆兴明将这一家面临倒闭的酒厂承包了下来,凭着他的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酒厂起死回升并逐渐红火起来,他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能人”,并在1994年的村支部换届中,被全村党员推选为村支部书记。
    由于酿酒需要大量的高粱,隆兴明就鼓励村民发展高粱种植,并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1元的价格订单收购。面对高于市场价的高粱价格,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全村六成以上的土地都种上了红高粱,并带动了陵园村周边村民种植红高粱的热情。目前,通滩镇红高粱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成为泸州市最大的青壳子红高粱种植基地。
    带着村民一起做
    面对优质丰富的通滩高粱,从2009年开始,隆兴明又动员村里有办酒厂愿望的村民依托他陵园酒厂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开办分厂,但前提是必须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1元的价格收购本村村民的高粱,优先解决本村贫困村民就业。
    由于采用高粱酿制,酒质可靠,陵园村的白酒这两年依然畅销不衰,除了定点供某药厂制作风湿液外,还畅销成都、重庆、上海、广东、北京等地白酒市场,而村民每年靠着种植一季高粱,每公顷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酒厂还解决了60多个贫困村民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的束缚。
    带出远近闻名“酿酒村”
    陵园村七组的王华明是最早加盟酿酒的村民,2009年他在隆兴明的支持下办起了自己的陵园酒厂分厂。经过几年发展,他的酿酒规模年产量已达400余吨,还解决了村里8名村民就近就业。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隆兴明除了扶持村民酿酒致富外,累计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和资助困难群众达35万元……面对别人对他致富不忘乡村的称赞,隆兴明却谦虚地说:“若没有村民对我的支持,我也不会走到今天,陵园村也不可能成为远近闻名的‘酿酒村’!”
    (胡瑞婷)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