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土壤修复道路阻力重重
复杂性和特殊性是“治土”不可承受之重
文章字数:1082
    本报记者 耿苏强
    5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从十个方面提出了“硬任务”。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此,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三农政策研究室主任董文奖表示,摸清土壤污染“家底”,是开展后续工作的第一步,只有诊断出了是什么“病”,才能对症开出合理的“药方”。
    土壤修复治理难点频现
    三年来在湖南省启动长株潭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工作的不确定性,令试点工作的效果暂时还难以全面体现。在此大背景下,国务院发布的“土十条”正式提出延期,为试点“续命”。
    作为绿色生态农业研究的专家,董文奖认为,全国性的土壤污染调查不仅量大面广,持续时间长,而且土壤类型差异大,所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试点工作的效果目前还难以全面显现,至少需要3至5年时间才会有规律性的结论。”不久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公布,当前,该办公室正在配合农业部效果评价专家团队对试点工作进行三年阶段性总结评估,“待今年的土壤和农产品数据出来后,最早要到2016年年底才会有个初步的结果”。
    摸清“家底”是前提条件
    截止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丰产的背后却付出了很大代价。“化肥和农药为中国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董文奖说,“我们的农药使用量世界第一,去年估算,平均每个人吃了2.5公斤的农药!这是很可怕的数据。”
    董文奖强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是业界的心声。
    “虽然我国陆续做过一些调查,总体上初步掌握了全国土壤污染的基本特征和格局,了解了土壤主要污染物。但是土壤污染的‘家底’仍然并不清楚。”董文奖表示,土壤污染调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一个前提条件,十分重要。“本身的情况搞不清楚,后面又如何来保护和治理呢?所有工作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摸清土壤污染‘家底’。”
    土壤修复将是一场持久战
    “土十条”的颁布,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田土壤保护的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具体任务,指出了农用地保护的路线图、任务单和时间表,为农田土壤从调查到修复以及考核机制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动指南,为农田土壤修复带来重大机遇,但总体上只是一个顶层框架设计,尚需进行具体细化落实。
    “这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不是短时期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慢慢推进下去。”董文奖表示,“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矛盾,仅靠一代人来解决不太现实,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