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智能化种子破土而出”
现代农业发展以信息化作为载体,实现融合共生的例子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并不少见,例如,新疆的农田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10个牧场、将近9万公顷的可耕地进行遥控灌溉、播种和棉花收割,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内蒙古牧民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科技放牧,精准有效。事实上,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必将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业生产智能化的种子已经撒下,如何让它更快更好地破土而出,则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在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和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各地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初见成效。
在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中,目前已经在20个粮食主产县建立了监测点,研发了小麦“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预警系统软件,完成了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同时推进了各产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建设,确定57家基础条件好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物联网示范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智能化发展已初见成效,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判断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对进一步推动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电子商务为传统农业注入现代化”
生产环节,信息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智能化进程上,而在流通环节,则将以农业电子商务的形式体现。
近两年在大城市郊区涌现出了一批如北京任我在线、沱沱工社、上海菜管家、武汉家事易、辽宁笨之道、海南惠农网等为市民提供日常生鲜农产品的电商企业,且发展势头强劲。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网上交易量迅猛增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正在为传统农产品营销注入了现代元素,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
此外,部分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也已经开始尝试电子商务,转变生产经营主体。据了解,“茶多网”聚集安溪茶叶批发市场的1860家实体店,目前已形成全国茶叶电子商务平台,年交易额可以达到2亿元。而城市冷链物流、宅配体系则以企业自建方式快速发展,农村物流网点迅速增加,资金支付手段也进一步完善,支付宝、网银、手机钱包等金融服务正在向农村延伸。
实践表明,无论从方向政策落实,还是农民体验程度,信息化发展正在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是一条“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路子,很受教育、很受鼓舞,这条路应该走,也走得通。(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