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合作社产业扶贫调查——
穷山沟里的小果子是如何长大的
文章字数:1462
   编者按: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被视为实现精准扶贫、提升扶贫效果的实施路径。但合作社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的资源不足、人才匮乏、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在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湖南凤凰县一个山沟里的穷村,通过能人带合作社、合作社传帮带农户,走上了一条立足果业又跳出果业谋发展的小康之路。 

    6月上旬,王帮忠从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出发前往北京,作为菖蒲塘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他要到新市场探路,为今年扩大规模种植的柚子、猕猴桃趁早打开销路。
    田香群则从贵州出发,回到菖蒲塘村。身为菖蒲塘村女子嫁接服务队队长,除了将带领女队员、在外忙嫁接一年的200多万元收入带回来,还要回村给猕猴桃树剪枝。
    “多年来,正是靠着科技和市场,菖蒲塘村生态果业发展从无到有,村民得以摘掉‘穷帽子’。”说起菖蒲塘果业,菖蒲塘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安全喜笑颜开。
    用科技学科技果业在山沟里扎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菖蒲塘村还是个默默无名的土家族穷山村。1985年,该村从浙江宁海引进宫川蜜橘成功后,哪里有既适合村里种植、又有市场的好品种,村民就争着去引进试种。让村民颇为自豪的是,在菖蒲塘村,引进一种水果,只需带几根枝条,一两年就可形成规模。
    制胜法宝就是该村人手都有拿得出手的嫁接技术。今年65岁的王安全,在19岁时便通过县农业局开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初学果树嫁接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实践,王安全不断改进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已经带着村民使用芽接法进行果树嫁接。这些年,王安全带领合作社成员走南闯北,为全国各地的果园提供嫁接服务。
    每年的冬春之际,该村的女子嫁接队都会接到各地的订单,短短3个月,辗转于陕西、云南等地,一个女子嫁接员就可以挣回2~3万元。目前,仅凭嫁接服务这一项,村里就可赚400多万元。
    有组织营销果品、苗木走出大山
    菖蒲塘村有1720亩地,除了30多亩冷浸田外,全部种上了水果,但菖蒲塘村的水果几乎从来不愁销。
    “这得益于合作社主动对接市场。”菖蒲塘村村委会主任、柚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帮忠向笔者介绍。2008年,村里成立了菖蒲塘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包装设计、统一组织的营销。2013年,根据品种需求,村里又成立了一家柚子专业合作社和苗木专业合作社,如今,3家合作社将全村90%以上的种植户纳入其中。
    在多年的水果销售中,菖蒲塘村培育了一批营销高手,其中16人获得县工商部门认证的农村经纪人证书。这支活跃在各地的精干队伍将外地客商引进来,把菖蒲塘村乃至凤凰县的水果、苗木销售出去。
    田小钧告诉笔者,以前苗木只在本地市场卖,2013年加入合作社后,由合作社对接外面市场,苗木卖到周边县、市、省,价格也由以前的2~3元/株卖到5元/株。
    谋划农业旅游打通一二三产融合路
    菖蒲塘村合作社的好名声为合作社成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需要资金购买卡车搞水果运输,县农信社工作人员只要向王安全打个电话核实,几乎不需多少担保,就会同意发放贷款,为其解决资金难题。
    目前,菖蒲塘村水果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水果年纯收入10多万元的大户有20多户,90%农户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我们村里没有绝对的贫,也没有绝对的富,没有多少贫富差距,大家一心一意奔小康。”王安全说。
    王安全带领村民谋划:一方面要在地域上广开销路,让菖蒲塘的水果卖得更远、销售更好;另一方面要在产业规划上立足长远、拉长链条,增强产业的脱贫致富能力。菖蒲塘村村民利用凤凰大兴乡村游的契机,着手以生态果业为载体,实行“农旅结合”,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如今,在菖蒲塘村的生态果园里,随着观光道的修建,产业融合之路也正在打通。(张振中)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