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土十条”划定发展红线,释放政策红利——
土壤修复箭在弦上农资行业顺势有为
文章字数:1930
   编者按:日前,国务院发布“土十条”,这是继“大气十条”“水十条”之后,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又一次国家行动。它既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给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为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政策红利。

    土壤修复

    肥料:严管投入
    扎紧“土地爷”健康篱笆
    肥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其重金属含量应实施最严格的限量要求,着重抓好肥料登记准入和肥料市场监管的两道关口,严控肥料中的汞、砷、镉、铅、铬等重金属限量。同时,按“土十条”中“系统构建标准体系”要求,及早制定统一的肥料重金属限量标准,解决不同肥料品种重金属限量宽紧不一的问题。
    建立并不断丰富完善耕地土壤的养分丰缺指标体系,指导农民科学选肥、平衡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氮素、磷素等养分流失,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等自然环境资源产生污染。同时,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措施,筑牢“土地爷”健康防线。
    水:严格监控
    用水管理要加强

    加强用水管理是防治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20年,我国要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达10亿亩以上,高标准农田能使灌溉水得到高效利用;其次,要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促进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改造,控制并合理利用农田排水;最后,加强农田水分调控与管理。要因地制宜适水种植,进行水旱轮作与农田含水量的调控,结合生物和农艺措施,加快污染物的无害化转化与清除,减轻土壤污染的危害程度,并逐渐修复被污染的土壤。
    地膜:研究先行
    源头控制与高效回收并举
    我国生物降解材料的合成技术、设备和工艺取得了突破,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近年来,我国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合成技术和设备方面取得突破,但目前还需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地膜增温保墒能力,提高产品降解的可控性。二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相对于PE地膜的综合应用成本优势。三是加强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实现生物降解地膜产品与农艺技术紧密结合,促进规模化应用。
    企业:加快转型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当前,肥料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利润变薄三重压力,国家应更多应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政策支持。
    一是提高工业副产物和废弃物的排放管理及综合利用水平。二是进一步提高产品标准,加强源头控制。三是加快转型创新,一方面,优化产品结构,着重开发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良土壤的高效生态环保型产品,从供给侧发力,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另一方面,肥料企业要把握住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这片“红海中的蓝海”,协同看待耕地质量在其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跨行业资源整合,应用市场化手段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农业服务能力。
 
    抢分土壤修复“蛋糕”产学研结合才有戏
    未来我国的土壤修复潜在市场价值将高达数万亿元,其中利润空间较大的城市污染场地修复和耕地修复将成为投资者首选,成为炙手可热的富矿。
    专家指点土壤修复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道友认为,土壤修复更有效的办法是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相结合。他说,与换土、翻耕等工程大、耗资多的物理方法相比,在受到污染的耕地中添加化学药剂,能有效稳定重金属,并通过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以减少重金属积累。
    湖南土壤修复领军者、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柏连阳认为,目前我国土壤修复的最大瓶颈在于技术。他说:“目前,亟待开发和推广低成本的依托综合集成和先进设备的原位修复、环境友好的植物修复、快捷的化学修复等技术。”
    市场巨大但面临三座大山
    黄道友认为,虽然巨大的土壤修复市场令人艳羡,但面对这个毫无经验的全新市场,尚未解决的重重问题,令多数机构感觉束手无策,其中资金、法律法规和技术,无疑是最难跨越的三座大山。
    土壤修复的重点在于将土壤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或无毒的物质,并阻断其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转移性。目前我国还缺乏技术成熟、性价比高、可广泛推广的解决方案。在土壤修复立法方面,我国法律侧重点不明确,目前多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责任主体。土壤修复的资金由谁买单也十分重要。
    产学研相结合是有效路径
    “土壤修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门槛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必须产学研联合。”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公司在湖南开展了总计6000亩的晚稻季农田修复示范,试验区稻米降镉率63.9%,管控区稻米降镉率最高达68.5%,积累了成功的修复经验。据了解,永清环保是国内少数具有土壤修复成功案例经验的公司,能够采用药剂固定稳定化、蒸汽浸提等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后的土壤。
    土壤修复箭在弦上,农化行业若想快速分享土壤修复大“蛋糕”,必须勇于创新,特别是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承接科技成果的转化。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