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粮价走低粮农如何迎难而上
——粮农刘进良的种植转型样本
文章字数:961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排口村的粮农刘进良是当地一位响当当的“粮王”,但面对今年的粮食产销形势,他也犯了难。这个季节,本该是早稻春管的重要时节,可现在的他却每天马不停蹄在外跑销售、送货。原因很简单:他去年种的中晚稻,至今还有400多吨没有卖掉。
   困境:稻农存粮较多出现低价甩卖
    像刘进良这样,现在家中有存粮的农户仍有不少。据不完全测算,赫山区大部分种粮大户到目前有40%左右的中晚稻没有售出。而另一个产粮大县湘乡市的情况虽然相对好些,但也并不乐观。“全市去年生产50万吨中晚稻,其中商品粮约20万吨,目前仍有1万吨以上未售出。”湘乡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李运生说,其实往年也有部分头年的中晚稻存放到五六月份才出售,但价格有时会比刚上市时每百斤高出十几元。所以,在去年中晚籼稻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很多农户不得不存留部分以待行情好时再出售,结果越存放亏损越大。很多种植户坦言,现在只希望能尽早将存粮出手,减少损失。
    两难:收购价市场价下跌
    生产成本攀升
    “相比去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降低2元,降幅虽然很少,但却释放出一个信号,说明现在走低的稻谷市场价格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刘进良说,一方面是价格和补贴面临“天花板”,而另一方面却是生产成本的“地板”在不断攀升。“现在碳氨达到45元/50公斤,人工工资达到150~200元/天,收购价虽然有所增长,却没有相应成比例上升。”
    刘进良说,尽管这些年他已购入十几台农机实行机械化作业,人工投入已相应减少,但是由于农机磨损折旧快,坏了要钱修,修不好慢慢变成一堆废铁,所以每隔3~4年几乎就要更新一次,这样滚动式的投入也使成本回收变慢。
    对策:优质要优价还得在加工销售上做文章
    刘进良认为,粮食生产离不开政策支持,尤其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希望能借助国家政策顺利过关。“要让稻米实现优质优价,还要在加工、销售上做文章。”刘进良购置大米烘干、加工设备,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现在的刘进良,除了每天在家盯着生产线上的大米加工之外,更多的时间他都驾着小货车奔波在销售的路上。“最初我把稻谷送到粮库,发现粮难交;加工后我也尝试过网上销售,但发现电商平台销售对产品缺少面对面的了解和认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一时难以建立。所以,我现在采用直销直送的办法,让消费者信任我的米、认可我的品牌,并能口耳相传树立好口碑。”刘进良坦言。(杨娟)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