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我国破解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
文章字数:397
    记者4月19日从山西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棉花研究所张慧杰团队,突破传统的植物生理性病害研究方法,把作物栽培学和库源理论融入植物病理学研究,破解了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病因,研究结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于《植物病理学报》。
    据介绍,棉株红叶茎枯病严重度与其铃叶比呈高度正相关。对影响红叶茎枯病发生的生态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影响棉花发病的主动因素是现蕾期至盛花期间的土壤水分,影响发病的关键因素是蕾铃脱落率。因此,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主要病因,开花期以前棉花代谢源(叶)的生长量决定着病害发生的时间和严重度。
    张慧杰等人还发现,棉铃钾含量的最大增长期与果枝叶钾含量的最大减少期同步。随着棉株去蕾量的增多,其铃叶比依次减小,棉叶中钾的转移量亦循序降低。由于红叶茎枯病棉株的铃叶比大,叶片向棉铃输送的钾素多,所以病叶钾的含量偏低,这是长期以来将棉花铃叶比失调引发的继发症误认为是其原发性缺钾的原因。(据《中国科学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