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对焦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富民梦
——陕西省周至县通过供给侧改革,使猕猴桃产销两旺,果农致富奔小康
文章字数:2901
▲图为周至猕猴桃利用展会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

    ■本报记者梁高强梁小波白欢琳实习记者时艳英 

    开栏语:作为我国的传统大产业,果业让无数农民在世代耕耘的土地上实现了致富梦想,过上了甜蜜的生活。而作为水果大省,陕西省在“十三五”的历史机遇下,将加强果业供给侧改革,促使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转变,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为了进一步深入践行新闻战线“走转改”精神,聚焦陕西省及部分省区果业发展现状,展示果农生产生活面貌,了解果业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农科记者果乡行”系列报道栏目,全面展示各果业主产区发展现状,探析果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为果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然而纵观我国水果市场,“寒冬”却依然没有过去。火龙果、柑橘、苹果、酥梨等水果至今还出现价格低迷、销售困难的现象,水果增产不增收,区域性滞销的尴尬局面成为现代果业发展中“喜悦的忧伤”。
    陕西省周至县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在全国果业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却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产销两旺的奇迹,猕猴桃也成为果农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这一切都缘于周至率先对焦猕猴桃产业供给侧改革。
    ◇精准定位带动果农致富
    3月18日,在周至县召开的2016年果业工作会议上,楼观镇军寨村的陶宏斌荣获了果业工作先进个人奖。作为村书记的他高兴地说:“我们村从90年代就开始陆续种植猕猴桃,现在全村人都住上了二层楼,很多农民还都买了车。”3月21日,在军寨村,记者看到,一片片平整的猕猴桃园蔚为壮观,崇德尚善的文化墙温馨和谐,种植猕猴桃让这里的农民过上了富裕、幸福的小康生活。
    村民王拴劳的9亩猕猴桃园在军寨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科学指导和精心管理下,品质优、口味佳,2014年就收入26.8万元。
    除了王拴劳这样“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在周至县,从事猕猴桃贮藏、加工、销售的农民收入也很高,他们的收入甚至可以媲美都市白领。猕猴桃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周边县区,甚至四川、江西、浙江等地的农民和创业者前来学习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
    周至县果业局局长丁景福展望“十三五”果业发展规划时,充满信心地说:“按照稳基地、提质量、树品牌、增效益的精准定位,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果品质量,实现品牌化销售,促进果农增收致富奔小康。”
    ◇品种升级调整供给结构
    春分刚过,周至县司竹镇龙泉村果农王飞康就在自家的猕猴桃老园子开始了“高接换种”,原来,他把从猕猴桃栽培管理培训会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自家的果园,把“秦美”这种传统的老品种与“翠香”、“徐香”、“海沃德”新优品种进行嫁接,同时实行“单枝上架”和“一杆两蔓”架型,升级猕猴桃品种,改善猕猴桃架型。
    “老品种‘秦美’地头价1元,而翠香、徐香、海沃德等都在4元左右,说明老品种已不受市场青睐,得种优质畅销的新品种咧。”王飞康一边嫁接,一边说着自己的感受。他的8亩猕猴桃园主要种植“秦美”和“海沃德”等品种,去年收入9万元。其中“秦美”品种的收入差,促使他在田间“高接换种”,换成更受市场青睐的新品种。
    据悉,目前,以司竹镇为核心的15000亩猕猴桃老园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工程主要对品种结构和树形进行调整、改造,同时,配套实施“配方施肥、生物防治、果园生草、定量挂果、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周至县果业局副局长陈刚科说:“通过调整优化猕猴桃品种结构,增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的适应性,生产更加优质和畅销的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近年来,周至县在猕猴桃新品种开发上取得新突破,先后选育出绿心、黄心、红心的“华优”、“翠香”、“大叶红阳”等优良品种,全县各个基地现已形成早、中、晚熟品种多样化布局的新局面。
    ◇要素驱动建立标准体系
    3月21日,在周一有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万吨气调冷库包装区,3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将猕猴桃挑拣装箱,并迅速装在一辆辆排队的大货车上。“‘海沃德’出库价每斤4.8元,‘翠香’每斤6元,基本每周都有客商呢,优质的猕猴桃轻松实现季产年销。”该合作社负责人齐平高兴地说。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其率先建立的“8S管理体系”,即土壤健康全程管理系统、作物营养全程管理系统、园艺管理与技物服务系统、质量安全追溯服务系统、绿色鲜储服务系统、农产品品牌销售服务系统。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通过立体嬗变,周至县促进产业发展由单一要素投入转向依靠全要素驱动转变,全面系统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齐平带领462户社员,开展标准化生产,通过有机种植和标准化管理,调整施肥结构,全程实施机械化,明显提高了质量和产量,实现了优果优价。去年3000亩地产量8500吨猕猴桃,果农地头出售鲜果收入达3000万元,人均收入达12000元。
    据了解,大力实施标准化体系以来,周至县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个,认定县级示范园区5个,10万亩猕猴桃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万亩猕猴桃获得欧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5600亩猕猴桃生产基地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立体服务助推果农转型
    近日,在马召镇营东村举办的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培训会上,村民姚大海急切地向专家请教自家新建的幼园管理技术,专家从绑枝、抹芽、摘心、灌溉、施肥等方面详细讲解,让姚大海茅塞顿开。
    据悉,周至县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全年开展猕猴桃生产管理技术和贮藏管理技术培训20场次,培训果农10000余人,促进猕猴桃提质增效。同时,周至县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实施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积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综合型乡土科技人才。此外,结合猕猴桃生产特点,周至县还及时向果农发送技术指导信息,并在周至县果业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管理技巧要点等实用技术,为果农答疑解惑。
    为了助推果农转型发展标准化生产,周至县起草制定了《周至县猕猴桃鲜果等级标准》,成了指导果农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的依据。
    通过立体化的服务,助推果农“变身”猕猴桃技术人员,形成了周至县每家果农都有技术员的科学种植新局面。部分果农还远赴陕西城固、渭南等地指导当地猕猴桃生产。
  ◇创新经营推进电子商务
    优质猕猴桃也需要创新经营方式,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在“互联网+”的大潮下,周至县出现了许多新型电子商务营销团队。走进号称“中国猕猴桃淘宝第一村”的周一村,在村中心社区三楼的西安正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向北京的顾客介绍“少鲜队”有机奇异果。截至目前,该公司线上累计销售猕猴桃1000吨,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元。
    该公司运营总监周鑫说:“通过与周一有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合作,结合当地特色,推出了‘周一村’‘少鲜队’等猕猴桃品牌,通过参加杨凌农高会等展会,形成了广泛的品牌化认知,在县果业局、基地的协作下,创造了产销两旺的新局面。”
    据悉,周至县现已发展电商企业560家。去年线上销售猕猴桃4万余吨,占全县鲜果产量的10%,今年周至县将进一步推动电商建设步伐,争取实现线上销售6万吨,助力猕猴桃产业创新经营方式新跨越。
    通过进一步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科技研发体系、经营组织创新体系、市场品牌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周至猕猴桃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使周至猕猴桃产业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杆。
农科记者果乡行①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