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春节购买保健品仔细辨别防受骗
文章字数:782
    又到年底,在外打工的人回家总喜欢给亲朋好友带点什么。除了打工当地的土特产、孩子的新衣服,越来越多的人在看了广告宣传或医药类商家宣传之后,选择给家里的老人带一些保健品,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可是,保健品一定能“保健”吗?广告上神乎其神的“神药”,会不会是骗人的?接下来笔者教你几招,辨别健康骗局。
    骗局“关键词”
    “无效退款”这是“绝对有效”的一个常见翻版,而且更具煽动性,此类骗局利用消费者发现产品无效,也不好意思去退款的心思进行欺骗。
    “包治百病”疾病的背后有多种多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此不同的疾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商家经常宣传自己卖的“保健品”可以同时治疗各种不相关的疾病,如同“仙丹”一般。
    否定主流治疗手段有些“保健品”广告通过偷换概念等方式,夸大现有常规医学治疗的危害。例如一些广告宣称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服用的药物会造成“终身依赖”,而事实上需要每天用药不等同于药物依赖。
    “不手术,不用药”保健食品是药品,它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也不能替代药物和手术成为治疗疾病的手段。一些情况下,为了表现出疗效,这些保健品中可能违规添加药品,使用这样的产品有很大的健康风险。商家为增加利润,在宣传中利用该口号进行宣传,切合部分病人的需求。
    防骗有绝招
    对此,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品非药品,购买时需谨慎:
    1.谨慎参加各类活动。对商家举办的各种健康讲座、免费检查、免费试用、免费义诊等活动不要盲目参加,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2.不要轻信广告宣传。由于不少媒体夸大保健品的作用,致使很多消费者过于依赖保健食品,误以为保健食品可以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切记保健食品并非药品,不能替代药品进行疾病治疗。
    3.不要相信商家的忽悠。个别商家利用“无效退款”、“包治百病”等手段推销保健品,诱惑性强,消费者不要轻信对方的宣传和承诺,谨慎购买。
    (张华东 本报通讯员 张斌)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